0129-704843082
0129-704843082
时间:2024-11-21 点击数:
踏遍青山情未老——青海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略记20世纪七十年代森林调查队员青海大地,从东部民和到西部茫崖,从北部祁连山到南部昆仑山,分布着大面积的天然乔木林和灌木林,加上营造的人工林,截至目前,全省林地面积达0.11亿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5.3%,其中森林面积45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3%,森林蓄积量5010万立方米。近年来,全省林业生态建设规模大幅跃升,森林资源量不断增加。2013年以来的五年间,完成营造林69万公顷,是前五年的2倍,沙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1.14万公顷。全省367.8万公顷天然林、496万公顷的国家级公益林得到有效保护。
这些散落在青海各地的天然和人工营造森林资源,我们怎样才能及时掌握和了解其现状和动态变化呢?这就要靠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青海最早的森林资源调查工作开始于1950年。1950年至1952年,省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对西宁周边交通较方便的乐都、湟源、湟中、循化、化隆、互助、同仁、门源、贵德和大通等县的森林进行了调查。
1953年在省林业局成立林业勘察设计队,在鼎盛时期的六十年代调查人员曾达到300多人,“文革”时这支队伍一度解散,1969年又得以恢复,1984年更名为林业勘察设计院,2002年事业单位改革中更名为青海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各州县(市)也逐步组建了一支林业调查队伍。1952年至1962年对全省森林资源进行了第一次实地调查,初步查明了森林资源的树种组成、分布、面积和蓄积量等;1975年至1976年进行了第二次调查。这次调查采用了先进的航空照片调绘和分层抽样等方法,更精确地调查了森林资源。
2003年第4次复查,调查队员背行李移营以往开展的森林资源调查成果为编制国民经济计划和林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但调查方法都属于静态估测法,难以反映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方法也不连续,为此,1976年农林部提出各省将森林资源清查作为一项制度,统一要求,统一方法,在全国建立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每隔5年复查一次。青海于1979年建立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分别于1988、1993、1998、2003、2008、2013年进行了6次复查,今年迎来第7次复查。
1979年初建全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时,在全省天然的有林地和疏林地中设立681个固定测树样地。到今天清查体系不断完善,已在全省范围,依据地形图在双公里网坐标上设置了12.8万个固定监测样地,每隔5年,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图判读和现地验证的办法,对每一个样地的地类进行监测。
对1805个已经调查确定为有林地、疏林地的,都设置为固定测树样地,以此推算不同的森林类型面积,同时调查树木5年来的生长变化。1988年第一次开展森林清查途中青海的天然林大部分布在黄河、长江和澜沧江流域的高山峡谷中,许多林区没有通路,以前采伐木材时修通的简易道路,自1997年天然林全面禁伐以来,基本没修过,大部分都已无法通行。
大片的天然森林被大山和河流阻隔,有的深山老林也许自形成森林以来,就没有人类涉足。固定测树样地的位置确定在1:10万的地形图双公里坐标点上,首先在航空照片上判读,确定是有林地或疏林地时,就暂定为测树固定样地,按序编号固定样地号,然后指定一个由三五人组成的调查小组去现地布设调查样地。
大自然很美丽,森林更充满诱惑。但把森林调查作为一生的工作和事业,期间充满许多艰辛,每天在无路的林区翻山越岭、披荆斩棘,淌水爬山的艰辛,使许多人望而却步。随着近年来造林大幅度提速,森林资源迅猛增长,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工作量也在不断增加。
今年的第七次清查工作的任务量异常繁重,利用5月到8月的短短4个月时间,不仅要查清传统林业用地上的森林资源,而且要查清非林业用地上的森林资源,查清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和引起动态变化的原因,查清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和各州县(市)共组织了256个调查小组,全省共有1235人参加清查工作。
森林资源比较多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调查队组织了15个调查组,门源回族自治县调查队组织了12个调查小组。测设样地在林区中,各调查小组按林区中沟系驻扎在帐篷里,每调查完一个完整的沟,再搬到其它沟里,一般是10天半月搬一次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清查工作交通工具主要靠牛马,牛马到不了的只能靠人背。而现在有了汽车和摩托车,交通条件改善了许多,但林区的条件没发生多大变化。
移营时每个人携带的物品除行李、米面菜和锅碗瓢盆外,还有布设样地用的水泥柱、罗盘仪、测绳、花杆、铁锨、卷尺、围尺、生长量锥、测高仪、编码牌、钢字码、斧头、红油漆桶、毛笔等工具。仅那水泥柱粗15厘米见方,长约一米,足有20斤重。每布设一个固定样地,这些工具和仪器是必不可少的,加上带的午饭,每天每个队员身负的物品在20多斤。天刚亮就离开帐篷,爬山涉水,近的样地走几公里,远的要走10多公里甚至20多公里。
在林区其实是没有路的,沿着牛羊踩出的羊肠小道走,没有羊肠小道的只有队员们踩出一条新道。最艰辛的还不是爬山涉水,而是布设和调查样地。按照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细则,调查队员要把每一个在地形图上确定的固定样地准确无误地落实在地面,然后在地面林地中设置边长28.28米的方形样地,样地的西北角埋设水泥柱,其它角是粗10厘米的木桩,每个桩上有方位和样地号。
设置样地技术含量最高的是要找一个在地形图上和现地都能找得到的明显地物,明显地物要永久固定,如河岔、明显山包,要保证五年后复查队员按地形图和调查簿上记载的引点方位和距离、引点地形和样地地形特征找到样地,进行复查。样地的位置确定后,设置样地的要求也很高,用罗盘仪、花杆一站一站地测,用测绳一站一站地量,遇到灌木密集或地形陡峭、地形复杂的样地,每边得测四五站,最后的闭合误差不能大于2%,否则得重测。样地设置达到误差要求后,从西北角开始,对每棵树进行编号和测定胸径,画位置图,树号用圆形或方形铝片,用字码仪在现地打号后钉在山坡一侧的树根部,为防止人为破坏,要用土掩埋。
在测定胸径的地方准确地用红漆标记,以保证五年后在原位置测定,这样才能准确掌握五年间树木的生长量。每个样地的树木数不一样,树大或疏林地中一般有几十棵,树木生长密集的达到300多棵,设置和复位、调查完一个样地,快的得三个小时,树多的得四五个小时。
加上路途爬山涉水走到样地和引点确定样地位置的时间,调查队员们每天在野外的时间都在12个小时以上。为减轻负重,队员们都不愿带水壶和雨衣,每天的午饭是2个馒头,也没有固定的用餐时间,饿了就一边赶路,一边从包里掐一把馍馍塞进嘴里,渴了喝一口泉水或河水。
今年迎来第7次复查,调查队员途中的简单午饭对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复查工作来说,最难的是找样地。虽然在原始调查簿上详细记载着样地的坐标方位和样地特征,但五年间因自然和人为因素,地形和林地在发生着变化,若变化过大,如河岔因山洪改道,山包因修路被挖等,样地就无法引点复位,只能凭借野外调查经验和走访群众查找样地。有时找到样地时已临近天黑,若不调查完就得第二天再来,队员们只能忍饥挨饿,抓紧时间调查,在星夜里赶回营地。
披星戴月、栉风沐雨、风餐露宿是队员们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对于那些离营地相距几十公里,牛马都进不去的林地,只能采取组织小分队突击的方法。几个队员带上皮大衣、三五天的干粮和调查工具,在野外裹着皮大衣露宿,若能遇到牧民放牧的夏窝子,在牧民的帐篷里借宿一两夜,那算最大的福气了。
在深山老林和不熟悉地形的野外工作,还存在许多风险。在黄南藏族自治州麦秀林场调查时,为了方便用水,队员们把营地扎在一条河水奔腾的河边。
夜里一位队员起夜方便,发现那条大河不见了,河道里只剩下白花花的石头。那位队员充满疑惑地去告诉其他队员。队员们迷糊着眼睛不相信那么大的一条河能不见了?翻了个身继续呼呼大睡。第二天起来时发现那条大河确实不见了,这才意识到那条所谓的河,是队员们到来前上游突降雷阵雨引发的山洪。
若夜里再次降暴雨,队员们就会在梦里被洪水冲走。想起来真有些后怕!骑马调查在河南县宁木特林区调查时,两位队员骑着牦牛打算过泽曲河到黄河边调查,时至8月,正是高原雨季,河水猛涨,当牦牛走到河中心时,河水淹没到牛脊背,牦牛吓得停在河中心不敢动,眼看队员和牦牛就要被河水冲走,一位放牧的牧民见状,迅速骑马到河中,牵着牛缰绳回到河岸,避免了一场意外。与10多年前相比,通讯和交通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对象没有变,方法没有变,队员们每天面对的依然是茫茫森林、涛涛江河和漫长的山路。
此时此刻他们正早出晚归,顶烈日、淋大雨,跋山涉水,穿梭在高山峻岭之间,行进在第7次复查的路途上。按工作部署和进度,8月底外业调查工作全部结束并转入内业工作,10月初完成内业汇总并上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参加全国汇总,预计12月底发布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成果。
(孟延山董得红)本版图片由青海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提供。
本文来源:华体汇·体育-www.tyeb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