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704843082
0129-704843082
时间:2024-11-10 点击数:
农历八月,从太行山到燕山,从坝上高原到南部平原,水草肥美、佳果飘香。京东的山楂、板栗,南太行的苹果、核桃,大自然的慷慨馈赠,离不开“愚公”叩石垦壤的足迹。无论理念如何更新,技术如何进步,再造秀美山川,始终还是要靠人来实现。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燕赵大地一代又一代的新愚公,不仅有“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坚定信念,更拥有尊重自然、尊重科学,让山水林草造福于民的智慧力量。收获板栗记者杨世尧摄●科技之手2019年5月19日,邢台县前南峪村。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研究员郭素萍又一次来到村里的麻峪沟。当年修出的梯田整齐依旧,风化成土的片麻岩滋养果木茁壮成林。
这片曾经寸草不生的片麻岩山坡上,如今栽着乌克兰大樱桃、欧洲榛子、美国葡萄、澳洲油桃。从植树造林、修地造田,到整修水利,从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到“生态经济沟”建设,小山村前南峪,也是郭素萍亲历过的一座太行山治理的“大舞台”。》小流域治理与“生态经济沟”1963年8月1日,太行山迎来一场暴雨。在这场连续7天1133毫米的超强降水中,邢台县胡家楼村寺沟里的拦沙坝、塘坝、涝池、农田却完好无损。
胡家楼村寺沟1955年开始治理,沟内修有648个拦沙坝,7座塘坝和453个涝池,坡面造林绿化面积86.6公顷。这种工程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让寺沟经受住了洪水的考验。
离寺沟不远的前南峪村,却在这次洪灾中损失惨重。前南峪村的山,体现了太行山的普遍特点:土层薄、不涵水且有机质少,造林绿化难度大。“光山秃岭和尚头,洪水下山遍地流,沿川冲走河滩地,十年九灾不保收。”前南峪村村民郭九文说,当年的一场大水让前南峪人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太行山里沟壑纵横,河流荒滩众多,要治山整地,种树植绿,必须先从这些沟沟坎坎的小河道着手。这与正在起步的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不谋而合。小流域综合治理,就是根据小流域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以水土流失治理为中心,以基本农田优化利用及植被建设为重点,建立具有水土保持兼生态经济功能的一种综合治理模式。
小流域治理最早发端于欧洲阿尔卑斯山区。中国小流域综合治理正式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太行山便是最早开展小流域治理的地区之一。沙河市红石沟生态农场核桃种植园记者赵永辉摄1983年,河北农大教授于宗周带领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课题组进驻前南峪。
课题组一对年轻的“夫妻档”就此扎下根来,他们正是李保国、郭素萍。小流域综合治理主要干什么?“土壤瘠薄,那就聚土;干旱缺水,那就聚水。
”郭素萍介绍说,“保国和课题组的同事们以‘聚集土壤、聚集径流’为方向,展开对山区爆破整地技术的摸索。”这是当年治理的景象:爆破声中,课题组设计的“隔坡沟状梯田”模样初显:基于山势,通过爆破,在横向上每隔4米开一条宽1.5米至2米、深1米的条状沟,然后把周围的表层土集中充填到沟里,沟中填满土可植树。对于大于25度的山坡,种植生态林,保持水土;对于小于25度的山坡,种植经济林,既能保持水土又能让农民脱贫致富。“搞栽培管理的,搞肥水管理的,搞病虫害防治的,课题组里专家云集。
”多专业多学科都在前南峪的一片片山坡上结合起来,郭素萍说,“仅水土治法就有9种。不同坡度、坡向、植被条件的,都采取了不同的治理方式。
”如今,李保国、郭素萍参与开发的聚集土壤、聚集径流“两聚”理论,使邢台前南峪森林覆盖率达到90.7%,植被覆盖率达到94.6%。1983年,邢台县发现前南峪、浆水等地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的共同特点是经济林比重大,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显著,因此这种综合治理模式开始被称为“生态经济沟”。此后以“经济沟”的形式绿化太行山,逐渐由邢台推及全省山区。
小流域综合治理及生态经济沟这套开发模式和技术体系,日后成为太行山乃至国内其他山区综合开发的经典范式。而经过科学方法开展了水土治理的太行山区,不羁的河川变成了水源,片麻岩变成沃土良田,花果飘香的基础就此打下。盛夏时节,河北省遵化市沙石峪村的千亩葡萄园绿意盎然,山间道路点缀其中,勾勒出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发刘满仓摄》走出一条“太行山道路”2019年8月6日,邢台临城。
郭素萍再一次到绿岭中国核桃小镇,这里有她的丈夫李保国生前用17年心血培育的万亩核桃林。一棵棵茁壮生长的核桃树上,圆嘟嘟的青皮核桃缀满枝头。
郭素萍有一个告慰李保国的好消息:前不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绿岭核桃通过林木良种审定。“这是保国生前的愿望,也是两年多来,绿岭技术团队持续攻关的结果。”郭素萍说,这意味着“绿岭核桃”继2011年通过省级审定之后,有了国家级的“通行证”。
今后,在国内适宜推广区域,绿岭核桃都可以集中栽培,让更多的荒山秃岭披上绿装,让更多的百姓尝到甜头。曾经,国内外专家学者都认为核桃原产于中亚一带,我国的核桃是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所引进,故又称为“胡桃”。1972年,考古学家在位于太行山中段的武安县磁山村一带,发掘了一处距今7300多年的原始社会遗址,发现了一系列动植物炭化标本,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是粟、家鸡和核桃——这彻底改写了世界粟作农业、家鸡驯养和核桃产地的历史。核桃,原本就是太行山的原生树种!临城属于太行东麓的浅山丘陵区,山区丘陵面积占八成以上。
关键问题是,这里地表以下70多厘米有一层白浆石。白浆石极像生石灰,呈强碱性,会对植物根系造成严重灼伤。“1998年承包荒山之初,我们想种苹果,请到李保国老师时,他没着急下结论。
”绿岭集团董事长高胜福回忆,李保国教授采集了当地20多个土壤剖面的土样,带回试验室。而后,他又对当地地质地貌、水文条件、气候特点等进行全方位调查。“种薄皮核桃吧!”在细致查看了临城县山场的土壤、水利等条件后,结合对市场需求的预判,李保国终于提出了建议,“这儿的山区丘陵地带土壤构成以洪水冲积多砾石岗地为主,土质中性偏碱,钙质丰富,非常适宜栽种薄皮核桃。
”“桃三杏四梨五年,要吃核桃得九年。”在太行山一带,核桃树大多自然生长在山沟里、岸崖边,从来没有人大规模种植。
然而,李保国不仅要在这里种核桃,还要选育早实、薄皮、丰产和抗性强的优质核桃品种。他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引进了6个良种核桃和11个山核桃品种,又从山东、新疆、河南等地引进了13个国内良种。2001年,李保国团队在引进的香玲核桃中发现一株具有明显变异特征的单株,表现为果个比香玲明显大;果形有别于香玲的卵圆形,而是长圆形;单株结果数较香玲多。
他们随即对该株进行了为期十余年的重点观察,确定为变异株,之后对该株进行扩繁,并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这种后来被定名为“绿岭”的核桃新品种,不仅丰产,且果面金黄、光滑,像一粒温润的玛瑙;皮薄而均匀,壳厚仅0.8毫米,手捏即开;核桃仁淡黄、丰满,仁肥脆香,适合鲜食……从前南峪到岗底,从岗底到临城,从临城到平山……李保国,用他的科技之手,在太行山上点亮了一连串闪光的名字。李保国不是第一个走进太行山的教授,他的身旁,还有一群这样的人。
李保国教授的爱人、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研究员郭素萍,在内丘县岗底村为果农讲授苹果管理技术河北日报资料图2019年8月5日,保定河北农业大学,雨时下时停。校园操场旁边,隐藏着一块小园地。84岁的马宝琨撑着雨伞,在园子里查看一排排苹果树的长势。尽管退休多年,每天在他的试验园地里待上几个小时仍是雷打不动的习惯。
“你看,我们对苹果矮砧密植的技术进行了一系列优化改良,现在已经非常成熟。”身材瘦削的马宝琨精神矍铄,尤其是谈到苹果,更是滔滔不绝。作为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的退休教授,他是苹果行业的资深专家,也是“太行山道路”的最早参与者之一。
1957年,22岁的马宝琨从当时的北京农业大学果树蔬菜专业毕业,来到坐落在保定的河北农学院。10月,刚刚到校报到一个多月的他,就跟随前辈教授走进太行山开展资源调查,并由此跟太行山结下近半个世纪的情缘。马宝琨回忆,那年秋季天气转凉,他们一行人带着行李,坐着马车,天不亮就出发,摇摇晃晃走了一天,才赶到易县。
来自江苏南京的马宝琨第一次被太行山的雄奇壮美震撼,也被山区里的百姓困苦生活所震惊。“那时候山里几乎没什么果树,主要是柿子。我记得有四个品种,其中大磨盘柿子比较多,山区百姓以此为生。”“一定要为山里的乡亲们做点什么”,这是马宝琨最直接的想法,也是那个年代里,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心声。
“十八般武艺都用上了,当地适合发展什么,我们就送去什么技术。”马宝琨回忆,1979年春,河北农业大学响应省委号召,以易县阳谷庄乡为起点,开始了山区综合治理试验。
在阳谷庄,农大专家给农民提供的第一个项目,是养兔子——因为养兔子见效最快。但与此同时,他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以林、牧为主,农林牧副业综合发展”的方针,决心从开发利用现有资源入手,引进先进的适用技术,进而开展综合治理。“尊重自然条件是第一位的,治理太行山既要有愚公的精神,更要靠科技的力量。这是我们太行山道路的核心。
”马宝琨说,要治山、要开发,必须先得对太行山有个科学的了解。上世纪80年代初,学校组织了15个专业的教师和专业科技人员,用遥感技术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太行山区的经济、社会、自然资源等进行了全面调查,写出了“河北省太行山区资源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河北省太行山区开发治理总体规划”,确定了开发战略和原则。基于这个规划,河北农业大学的教授专家们,兵分多路,直奔太行山。水土保持专家于宗周教授带着李保国、郭素萍开进了前南峪;而果树专家马宝琨,则带着学生们从涿州一路南下,为刚刚引进的红富士苹果寻找最好的栽培地。
北方最常见的苹果,其实并不是本地的原产水果。苹果原产于欧洲和中亚及中国新疆地区。中国古代的林檎、柰、花红等水果被认为是中国土生苹果品种或与苹果相似的水果。
原产于河北的苹果属植物,则有山荆子、毛山荆子等。隋唐时从新疆传入内地并逐渐驯化的中国土生苹果品种,在清朝以前曾在今河北、山东等地广泛种植,但产量少、不耐储存。清末民初,西洋品种苹果逐渐在中国市场上占据主要地位,中国土生品种苹果逐渐被果农淘汰。
1979年,农牧渔业部从日本引进红富士苹果接穗,分给河北省4000个枝条。究竟选什么地方接穗?任务落在了马宝琨等人身上。
“苹果树哪都能长,但长出来好不好吃,不同生长条件区别非常大。”马宝琨介绍说,苹果树是喜低温干燥的温带果树,要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适宜的温度范围是年平均气温9—14℃。需要土壤肥沃深厚,排水良好,含丰富有机质,微酸性到微碱性。
“我们从北向南,沿着京广线一路走下来,寻找最适合苹果生长的环境,最终找到了顺平。”马宝琨说,顺平所在的太行山浅山丘陵地带,海拔200多米,气候冷凉,雨水相对少,满足生长最好吃的苹果的要求。当地原有品种管理不好,产量一般。
红富士苹果在顺平一扎根,也把马宝琨和他的几代学生,牢牢扎在了太行山上。“太行山道路是一条科技、教育与经济相结合的科教兴国之路,一条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教育改革之路,一条教师、学生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人才成长之路。”河北农业大学校长申书兴说,“四十多年来,太行山道路上走出了我们一大批专家和教授,于宗周、马宝琨、李保国教授是他们中的优秀代表。
”如今,河北农业大学把“太行山道路”作为一条兴校、育人、富民的办学道路坚持下来,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依托太行山道路,临城的核桃、内丘顺平的苹果、赞皇的大枣、阜平的食用菌,一个个依托当地资源发展特色的产业被挖掘出来,沉寂的太行山终于再现生机。
邢台县前南峪村村民在生态经济沟的油葵地里劳作记者牟宇摄》“围山转”从燕山走向全国2019年8月8日,迁西县滦阳镇喜峰口一村。盛夏时节,燕山山地郁郁葱葱,乡间小路蜿蜒在绿树与庄稼之间,一拐弯就丢了来路。“胡子”张国华的喜峰口板栗专业合作社,就掩映在喜峰口长城脚下,茂密成荫的栗树林里。
在迁西当地,人们习惯叫张国华“胡子”。直垂到胸前的一把花白胡子,是这个精干爽朗的老人最醒目的标志,也是他家板栗产品的注册商标。
行走在山场中间,张国华向记者一一介绍:远处山脚下,梨树桃树挂满果实,鲜灵灵透着香气;山腰处,一圈一圈的栗子树盘山而上,绿油油的栗蓬亮出尖刺;山顶上,松树摩肩接踵,几乎看不到空隙。这是燕山地区典型的“围山转”工程图景。
燕山自古是北方进入华北平原的要道,北缓南陡,山脊之上长城蜿蜒。山地沟谷狭窄,地表破碎,雨裂冲沟众多。以潮河为界,燕山分为东、西两段。东段多低山丘陵,海拔一般1000米以下,植被茂盛,灌木、杂草丛生。
西段为中低山地,一般海拔1000米以上,植被稀疏,间有灌丛和草地。山脉间还有承德、怀柔等盆地。
相比太行山区,燕山山区的气候、土壤条件要更优越一些,尤其是降水相对充分,燕山南麓是河北省多雨地带之一,年降水量700毫米左右。迁西围山转工程王爱军摄张国华种树种了40多年,对燕山山地的脾性了如指掌。
“要在山上种活树,必须把水留住。早年种树最大的问题是存不住水,一下雨水从山顶一直冲到山脚。
”“人多地少缺口粮,砍树开荒当柴烧”,回想起40年前,张国华说,那时候,乡亲们渴望能摆脱贫穷和落后,盼望能实现满目青山、花果飘香。大家响应国家“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号召,每天刚蒙蒙亮,就扛起铁镐上山。经年累月,栽种了大量的松树和杨树。
“一开始种树用的是最传统的鱼鳞坑法,一个坑一个坑地刨,再一点点客土植树。”张国华说,单个鱼鳞坑连不成线,保水能力还是不够。
还有个大问题是,栽了好几年的树,却见不到经济效益,乡亲们不免议论:“栽树是好事,但总是种生态林,收效太慢。”“我们既要长叶子,更需要增票子!”有没有一种办法,让树林既能防风固沙、保护生态,又能年年见效益、致富增收?1977年,昌黎果树研究所农艺师王福堂在迁西县杨家峪村蹲点,对村里原有栗树进行丰产栽培技术研究。通过扩穴蓄水、深挖施肥等管理措施,栗树由每亩产40—50公斤,增产到250公斤。这种做法给了当地林业技术人员极大启发。
他们吸取杨家峪的经验,在植树前进行大工程量整地措施,由大穴整地到穴穴相连,逐步形成按等高线环山挖水平沟整地、将表土回填,用生土、石砾筑埂,形成围绕山体的一圈一圈水平畦田。大家形象地称这种工程为“围山转”。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副所长王广鹏,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围山转”的造林模式:在25度以下的缓坡上依山就势,在高程3—4米的等高线上依次开挖宽、深各1米的水平沟,回填后呈2米宽、外噘嘴、里兜水的环山水平梯田,畦面上种植以板栗为主的果树,在果树未长大前,间种矮秆粮油作物,棱沿下种植紫穗槐等护坡。如此一来,一个“松槐戴帽,板栗缠腰,山脚瓜果梨桃,林粮间作,乔灌草互促,长中短效益结合”的山区农业生态体系就形成了。
这个体系,不仅解决了留住水的问题,更解决了“增票子”的难题。王广鹏介绍说,“围山转”造林模式的实施,使板栗树的成活率由过去的40%左右提高到94%以上,也为迁西将板栗做成林果支柱产业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在,实施“围山转”造林已由过去的人海战术发展为以机械化作业为主,同时实现了水、电、路配套,经济和生态效益得到较大提高。
发端于迁西小山沟里的“围山转”,还走向了全国。仅上世纪80、90年代,山东、山西、辽宁和北京4个省市,就搞了241万亩“围山转”。王广鹏介绍说,河北是旱作农业区,“围山转”主要解决的是充分利用降水的问题。
在国内其他地区,“围山转”生态农业模式同样可行,只是各地会利用自然环境的差异和不同生物种群自身的特点,依据山体高度不同因地制宜布置等高环形种植带。例如,重庆大足县的“山顶松柏戴帽,山间果竹缠腰,山下水稻鱼跃,田埂种桑放哨”,广东省的“山顶种树种草,山腰种茶种药,山下养鱼放牧”等,都是“围山转”型立体农业模式的不同探索。秦皇岛市山海关区石河镇望峪村的一名果农在自家果园内采摘樱桃记者杨世尧摄●愚公之路》让野果变“宝石”2019年8月5日,易县富岗乡,370亩红树莓正值收获季。这是一种招人喜爱的小果实。
宝石般的果粒一簇簇生长在1米多高的植株上,压得枝条都低下头来。果实外形有点像草莓和桑葚,成熟的红树莓红得晶莹剔透,微微透出淡紫色。小果子入口,果香浓郁,醇香清爽,酸甜可口。研究表明,红树莓有抗衰老、抗炎症、降血脂作用,果实中的天然酚类化合物——鞣花酸具有抗癌功效。
欧洲人对红树莓尤其情有独钟,甚至称其为第三代“黄金水果”。其实对河北人来说,红树莓其实并不是什么稀有水果。在河北太行山、燕山大部分山区都有这种野果。
不过各地对红树莓的称呼不一样,比如在燕山地区,人们管它叫“托盘”。事实上,红树莓中文学名叫“覆盆子”,我国南北方都有分布。普遍生于海拔200—2200米向阳山坡、溪边、山谷、荒地和疏密灌丛中潮湿处。
接连下了两天的中雨,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副教授张雪梅专程赶到易县富岗乡的红树莓基地,查看基地里的排灌系统。小小的红树莓,寄托着她和恩师李保国多年的心血。
“李老师生前最后两年一心想把红树莓产业做起来。”张雪梅说,“现在,邢台和保定的红树莓产业已经初具规模,深加工产品也已通过了相关质量认证,马上要规模上市。
”张雪梅说,当苹果、核桃种植技术研究基本成熟后,李保国教授一直在寻找着一种更适合太行山丘陵地带和平原地区的见效更快、效益更高、管理更简的经济品种。红树莓基地张雪梅摄他们看中了红树莓。红树莓偏爱微酸性土壤,耐干旱贫瘠,其根系发达,具有固土固坡、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与此同时,太行山区是片麻岩母土土质,呈微酸性,十分适合种植红树莓。
而且红树莓当年种植便可结果,见效快,收益高。2014年初,企业家周岱燕在邢台市南和县贾宋镇流转2700亩土地,开始试种红树莓。李保国带着团队跟他一起合作。
这是一个全新的树种,相关技术都要从零开始。李保国带着张雪梅和几个研究生,走遍了东北三省的红树莓种植基地,搜集和掌握第一手调查资料。2014年3月,从东北购买的20万株红树莓苗木栽种入地,面积达到300亩,以根蘖苗为主。短暂的缓苗期后,许多苗子没有发芽,开始萎蔫。
李保国和张雪梅经过仔细对比苗木原产地和当地的气候条件,提出环境和地域差异是树苗大面积死亡的主因。“根蘖苗质量良莠不齐,我们尝试栽植组培苗。”张雪梅回忆,2015年2月,经过4个多月精心筹备,他们在邢台投资3000万元建起了国内最大的红树莓组培室。
“李老师有一个规划:五年之内,在河北境内推广红树莓10万亩,使农民年增收5亿元以上。可惜他没等到这一天。”张雪梅说,李保国教授骨灰安葬的当天下午,他生前带领的团队就在烈士陵园开了个会,重新进行了业务分工,郭素萍负责苹果,齐国辉负责核桃,张雪梅负责红树莓,马长明负责森林培育,陆秀君和张建光负责病虫害防治。
如今,红树莓的组培育苗、栽培种植技术基本成熟。树莓口服液、树莓酒等项目正在加紧推进。“河北既有红树莓的种植优势,又有巨大的消费市场。
”张雪梅说,红树莓有个特点,果实不耐储,成熟采摘后,6个小时之内必须冷冻储存,否则极易腐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市场上难见到红树莓鲜果的原因。“河北紧邻京津,拥有供应鲜食红树莓的地理优势。”张雪梅和同事们还为富岗乡制定了红树莓产业发展规划三期工程:到2030年,全乡红树莓种植面积要达到5000亩。“我们希望,红树莓能够继板栗、苹果、核桃之后,成为又一个扎根太行山区的富民产业。
”张雪梅说。石榴记者赵永辉摄●让板栗树“轮替更新”2019年5月15日晚,兴隆县蓝旗营镇。
一场暴雨伴随着冰雹突然而至。冰雹最大直径8厘米,最厚积层达10厘米。
短短半小时,蓝旗营镇14个行政村全部受灾,板栗、山楂等农作物损毁两万余亩,预计减产三至八成。得知灾情,王广鹏坐不住了。当夜,王广鹏和几位林果专家赶到蓝旗营。
惊慌失措的栗农们,听说昌黎所的“板栗师爷”来了,心里才有了底。几位专家紧急起草了《果树遭遇冰雹后该如何补救》提示,向果农散发;带领栗农迅速清理残枝落叶,防止病虫害蔓延;尽快疏、截伤残树枝恢复树势……王广鹏安慰果农们:“蓝旗营是此次冰雹恶劣天气的中心,损失最大,但我们能救多少救多少,尽最大努力挽救……”驰名中外的京东板栗在河北省有460多万亩的种植面积,每年产值达60多亿元。不为人知的是,每年这60多亿元的产值中,有50%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板栗良种贡献的。
尤其是新品种“燕山早丰”,目前已成为国内栽培面积第一的板栗品种。“燕山早丰”这个板栗优种的诞生过程也殊为不易,凝聚着昌黎果树研究所三代科研人员的心血。“板栗虽然是燕山地区的原生树种,但千百年来都是自然演替,种植良莠不齐。
有的成年大栗树枝叶繁茂,一年却只产十几斤板栗。”王广鹏说。1973年,昌黎所板栗专家开始在优选板栗品种上下功夫,将迁西板栗产区的15000多棵原生栗树编号。
其中,汉儿庄乡杨家峪村的3113号树最终被选拔出来。“这棵实生树板栗产量高、成熟早,抗病,耐旱;果肉质地细腻、味香甜,熟食品质上等。”王广鹏说,经过十几年的培育,1989年“3113”经过河北省审定,最终被命名为“燕山早丰”。
2010年以后,板栗科技创新的接力棒交到了以王广鹏为代表的第三代板栗人手中。此时,燕山板栗产业高速发展40多年后,规模与数量早已在国内位居首位。即便是20世纪七十年代植下的板栗,也早成壮年大树。
燕山板栗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提高果品质量。2019年8月15日,兴隆县陆庄主板栗园。王广鹏原定在这里举办一个100人的板栗轮替更新整形修剪技术效果观摩会,结果会场来了400多人。
周边板栗产区宽城、青龙、遵化、迁西的栗农们都来了,最远的来自千里之外的邢台县。会场就在板栗园里,条件简陋,可是栗农们听得认真。
王广鹏讲完了又被大家拉住,“打橛留多长?”“我疏枝毛病出在哪了,今年新芽长得不好呢”……一般果农会认为,果树越枝叶繁茂,产量就会越高。但对于栗树来说,板栗为强喜光树种,枝条每天需6个小时左右的直射光照射才能形成混合芽,所以调节光照的整形修剪尤为重要。针对板栗的这一特性,王广鹏和团队研发出了以“轮替更新”为理念的系统化整形修剪技术。
通俗解释,王广鹏介绍说,树体上同一部位着生A、B两个枝条,第一年修剪A枝甩放结果,B枝留二至三厘米重短截(打橛),橛上萌发出新枝(预备枝、结果母枝);第二年用B枝上萌发的新枝结果,而结过果的A枝留二至三厘米重短截(打橛)使其上萌发出新枝;第三年再用A枝上萌发的新枝结果………如此反复,人为改变板栗的生长结果习性,即壮树(枝)拉枝、刻芽、分散营养促进分枝;弱树(枝)抹芽、回缩、疏枝集中养分促生壮枝。此法可控制树冠外移速度和过早郁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保持板栗幼树密植园高产稳产和可持续增产。目前该套技术成为京东板栗产业上普及率最高的技术体系,年应用面积100万亩以上,年创经济效益10多亿元。
位于太行山脉的涉县王金庄旱作梯田记者田明赵海江摄●创新之道》森林民宿2019年8月8日,迁西县汉儿庄乡杨家峪村。山村恰在滦河边上,向东是潘家口水库。从卫星图上看,整个库区犹如一条深蓝色蜿蜒巨龙,俯卧在绿色山脉之间。这里气候水文得天独厚,原生板栗树众多,因此也成为“围山转”的发祥地。
如今,全村有4000多亩板栗林地,被称为“京东板栗第一村”。栗子树几乎是杨家峪人的全部。在村民贾春雷看来,这几千亩栗林除了能产栗子,栗树叶子、栗花、枝干,甚至林上林下空间都是宝贝。
虽然不是周末,但去往杨家峪的乡间小路上,仍然有外地游客开车摸索着前行,司机看到“归巢部落”的引导牌,一下子兴奋起来。贾春雷正是“归巢部落”的创始人。
一条小河沟把杨家峪村分成东西两部分。村东80亩栗林被贾春雷包装成了“归巢部落”。这个洋气的名字,一方面迎合了都市人的田园梦,另一方面,这个“巢”字还确实有讲究。
几棵一人抱不过来的老栗子树上,搭建起形制各异的树屋。有的方方正正,有的形如鸟巢,还有的干脆外形就是个大栗子。刚下车的游客正是慕名而来。
孩子们欢叫着爬上木质楼梯,争先恐后往树屋里钻。毕竟,树屋是每个孩子童年的梦想。
树屋整体不大,架构在栗树枝杈之间。屋里倒是五脏俱全,床、卫生间、空调、无线网络等普通客房的配置都有。只是偶尔有树枝因势利导,直接从树屋里穿过,倒留下更多野趣。
贾春雷十四五岁时,正是村里“围山转”工程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年代。每天放学,他也要拿上镐头铁锨,跟着长辈们参加劳动。
这4000多亩栗子林,也有他种下的栗树。1993年,在县城供销社参加工作的贾春雷脑子活络,从单位辞职回家养殖梅花鹿。他看中了栗树叶子。
唐山市的迁西、遵化、迁安三地地处燕山山脉下,独特的地理位置,为板栗等果树的生长发育提供了优良条件。资料显示,三地的板栗种植面积达到180多万亩,年产板栗近10万吨,创产值近20亿元;每年栗树叶的产量达到5万余吨。在农村,栗树叶的传统处理方式是在开春时将其焚烧或平时用作生火做饭的材料。但实际上,贾春雷跟唐山师范学院的实验室合作研究发现,栗树叶粗蛋白、粗脂肪、钙和磷含量均高于玉米秸秆,接近于优质饲料黑麦草和羊草;而粗纤维含量则低于黑麦草、玉米秸秆和羊草。
这大量看似无用的栗树叶,其实具有极高的饲料化利用价值。养鹿到了2015年,迎来乡村旅游的风口。贾春雷别出心裁,决定在村里几十年的老栗树林里,以树屋为主要卖点搞民宿旅游。
为了这个树屋,贾春雷没少动脑筋:树屋按照栗子树枝杈空间设计,充分利用树上树下空间;楼梯、栏杆、垃圾桶、小装饰,都是用栗子树干制成;栗子花外形奇特,可以收集起来扎成院落里的玩偶;剪枝剪下来的栗子细小枝杈,发给孩子们制作创意手工;甚至连栗子树上的害虫都有用,聘请专家带领孩子们当“植物小医生”,害虫成了孩子们野外课堂里的活教具……如今,归巢部落以其独特的板栗树屋创意和丰富的板栗文化内涵吸引了大量京津唐地区的游客,美誉度良好。也先后获中国最美森林民宿,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河北省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三等奖,市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和科普示范基地等称号。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几代人给我们留下的栗子林,打下了本地板栗产业发展根基。”贾春雷说,以前,人们的眼光局限于第一产业板栗生产,琢磨着如何让京东板栗高产,卖上好价钱。再进一步,联合第二产业,搞板栗产品的深加工。
最近几年,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火热,第三产业也加了进来。“关键看怎么把先辈们留下的这种资源用好。这是一座绿色的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核桃丰收发刘满仓摄》智能化苹果园2018年7月17日,顺平县大悲乡北大悲村。
河北农业大学顺平水果试验示范站,同时也是太行山道路“第一驿站”,就坐落于一座小山顶上。一场雨过后,山间云雾氤氲。登上驿站二层小楼的观景平台,周边山坡上,是一片苹果园。这个苹果园里的果树,看起来更像庄稼的样子:苹果树行距、株距整齐划一,树干不高,树冠不大,细小枝条上挂满半个拳头大小的苹果,枝头似乎都有些不堪重负;院子里还有太阳能电池板,树间布控着天线、传感器,树下各种管线隐藏地下。
“这里集中着当前苹果种植领域最先进的技术,基本算得上国际领先水平。”孙建设指着眼前的果园笑呵呵地说。孙建设,河北农大园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农业部水果专家工作指导组苹果专家,“太行山道路”首批实践者中的一员。“美国华盛顿州的人说,他们生产地球上最好吃的苹果。
但我觉得我们顺平的苹果更好吃!”孙建设一边说,一边哈哈大笑,“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地方,因此不可能产出能够比较的苹果。”什么样的自然条件可以产出更好吃的苹果?孙建设举例说,好品质的苹果需要120—180天的无霜冻天气,白天暖和,夜晚寒冷,以及尽可能多的光照辐射。
国内的黄土高原地区与华盛顿州自然条件最接近,因此苹果的品质也比较好。而在河北,太行山区的条件与之相仿,是河北的优质产区。
顺平县,凭借低山丘陵区独特小气候,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发展林果产业。但到本世纪初,随着苹果种植面积增加,果农综合收益不增反降,技术已经是当时国内最新,问题出在哪儿?为了破解瓶颈,2001年,已经44岁的孙建设毅然选择赴美交流。
地点是美国华盛顿州——宣称世界上出产苹果最好的地方。当时,华盛顿州已全面推行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果园灌溉实现水肥一体化,省时、省工、省资源。管理技术上的差距让孙建设大开眼界,也让他潜心钻研了整整5年。
2006年,带着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孙建设回到培育他的河北农大,再上太行山。他依托学校支持,与顺平当地合作,建起河北农业大学顺平水果试验示范站,为深化“太行山道路”夯基。孙建设要把这个试验站,打造成苹果现代技术旗舰。种了几十年苹果,无非水肥剪枝树上树下管理这一套,现代技术能先进到哪里去?“21世纪是‘农业4.0’的时代,以土壤改良、零农残等技术为发展基础,以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云计算技术为支撑和手段的现代农业形态,是继传统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农业之后进步到更高阶段的产物。
”孙建设说,结合顺平县实际气候情况,地理环境差异,代表“农业4.0”的高度智能化苹果种植管理模式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技术上,孙建设主要推了4套体系:基于清洁农业目标的有机肥替代系统,基于资源节约的土壤管理和树体调控系统,基于果品安全生产的病虫害绿色防控系统,基于节约劳动力的果园装备技术研发系统。孙建设举例说,比如土壤管理系统中,他创制了土肥水综合管控技术,专利产品智能节水系统可以在办公室里控制分布于果园内的管网系统,结合实时监测数据智能调配水肥。
传统浇灌,每亩每次要浇水60立方米,而智能节水系统,只需5—6立方米。再比如,人工成本上升越来越快,为了节约人力,孙建设与国外知名装备制造企业合作,研发一系列适合规模化生产的果园采摘、修剪和喷灌机械,并申请产品专利。
“当年我从美国回来的时候,有美国的投资人问了我三个问题:我在你们那里投资苹果可不可行,投资回报期多长,资金安不安全?”孙建设回忆,当时这三个问题他一个也回答不上来。“为什么,因为我们考虑的全是技术,而根本没有研究过产业。”“现在当我们思考苹果产业时,可以跳出技术本身来思考更广阔的问题了。
”孙建设说,“比如我们现在经常‘一县一品’‘一村一品’,实际上从自然科学角度并不合理。比如苹果产业,它的种植区域要依据自然地理条件,而不能受行政区域的限制。
”从整个苹果产业发展的角度,孙建设近年来一方面仍在继续推进基于标准化生产的简约栽培技术研究;另一方面,也在开展基于规模化经营的建园技术与土地流转模式研究。“最终目的,是要适宜范围内,让建苹果园成为一件可以轻松复制的事情,更大程度惠及百姓。”孙建设告诉记者,今年,仅顺平这个园区的苹果产量能达到50万公斤,园区效益能达数百万元。
他们还依靠苹果期货这个金融产品,提前锁定了苹果的收益。“新太行山道路的核心在创新。
”孙建设说。(采访/记者袁伟华朱艳冰邢云汤润清执笔/记者袁伟华)。
本文来源:华体汇·体育-www.tyebot.com